语言变异理论视角下分析流行语“佛系”_开题报告
文档分类: 免费论文 编辑:英语论文网 上传时间:2019-03-18

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或设计方案比较、选型分析等)

2017年12月12日,微信公众号新世相的一篇《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的文章刷遍朋友圈,也让“佛系”一词火了起来,网友更是总结出佛系粉丝,佛系甲方,佛系恋爱等等甚至网购、考试、健身等行为都有了“佛系”的方式。“佛系”跟宗教没有直接关系,并不是指实际行动上的出家,但与佛教所宣扬的文化又有相通之处。文章《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中说“佛系”的大概意思是: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输不赢。与佛家宣扬的远离欲望而生的人生之苦的理念有继承也有发展之处。“佛系”成了网络上最火爆的流行语,大批人将自己归类为佛系青年,描述自己的佛系行为,同时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如何看待“佛系”一词?90后已经很累了吗?

语言变异研究是上世纪 60年代以来逐步发展形成的社会语言学新的研究领域。拉波夫(Wiliam Labov)是语言变异研究的创始人。他提出语言是“一个有序的异质体”,奠定了语言变异研究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2002年由钱伯斯 (J.K.Chambers)、特鲁吉尔 (Peter Trudgil1)和希林一埃斯蒂斯(Natalie Schiling—Estes)三位学者编辑的 《语言变异与变化通览》(The Handbook of Language Variation and Change),对4O年来语言变异与变化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同时指出了变异研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徐大明(2006)在他的专著 《语言变异与变化》中,参照钱伯斯等学者2002年的论述,也从社会因素影响语言变异的角度,列举和讨论了九个不完全相同的社会因素,分别是:言语社区 (speech community)、年龄 (age)、性别(gender)、社会阶层 (social class)、语体 (style)、民族(ethnicity)、家庭(family)、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和认同(identity)。本次研究将把流行语“佛系”作为一种语言变异现象,尝试分析其来源以及变异方式,并探究网络语言的社会文化价值,对其所镜像反映出的语言使用者的社会心理做初步探索,以期为将来更深层次的网络语言研究提供实例。

2、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

课题任务:

1)搜集并整理流行语“佛系”使用的情况

2)学习语言变异理论及理论所解释的语言现象

3)研究言语社区、社会网络及认同如何影响“佛系”及其使用者

重点研究内容:

1)来源与变异方式

在此部分,本文将探讨“佛系”与“佛教”的关系。佛教在中国发展千年来,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法智慧中,也蕴含着无尽的生活哲理,影响着每一代人对生活和世界的看法。例如,“佛系交友”、“佛系追星”甚至“佛系恋爱”,都是以一种更加从容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可以避免许多矛盾和烦恼。但当“佛系”发展到“佛系学习”、“佛系健身”时,就开始偏向“丧文化”,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消极态度。语义逐渐扩大和与原意不同的过程中反映出年轻人对佛教文化理解的偏差和佛教文化与其他文化的糅合碰撞。

2)语言特点 

在此部分,本文将探讨组成“佛系”这一在网络环境中由传统语言中的语素拼接组合而成的新词所具备的特点:创新性;信息量大;可模仿性;生动性。变异之后产生的新的表达方式是如何适应语言使用者的表达需要并得到语言使用者的青睐从而焕发出语言的生命力的。

3)语言使用者的心理

在此部分,本文将探讨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佛系”是一种调侃还是一种绝望。“佛系”是自我控制欲望的体现还是得过且过的消极,是从容不迫的平常心还是无病呻吟的逃避心理,是一种赶时髦的社交话语还是借由玩笑说出的真心。


上一篇:浅析《三杯茶》中承诺的作用_开题报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推荐: TAG: 流行语 语言变异理论 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