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翻译硕士培养效果探索-以某直辖市所在高校为例_开题报告
文档分类: 免费论文 编辑:英语论文网 上传时间:2019-03-29

Exploring the Cultivation Effect of MTI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 Case in a University located in a Municipality 

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或设计方案比较、选型分析等)

2007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应用性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改变原有的只重翻译理论而轻翻译实践的问题,通过会议审议通过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并设立了翻译硕士学位。在学科设置之初,第一批仅有15所高校成为了培养单位,而到了第三批激增为118所。翻译硕士招生数量的猛增引发了诸多学者对于翻译硕士学科以及培养效果的思考,以探索出一条更好的发展道路。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加强了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也对于我国英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翻译硕士培养效果的探究就显得犹为重要,只有以此为依据才能够将翻译硕士学科与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

现在对于我国翻译硕士学科建设以及一带一路背景的研究都很多,但少有将二者相结合的研究。更多的学者将目光聚焦在了翻译硕士的学科建设上。例如,孔令翠与王慧(2011)通过对比《MTI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与学科培养现状之间的对比,提出了MTI培养中存在的教材建设、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从这些方面逐一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王建国和彭云(2012)又提出了翻硕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以及现阶段翻硕学生职业知识缺失两个方面的问题,并通过产业结构理论提出了突出特色化教学以及加强职业化教学两条建议。仲伟合(2017)总结了翻硕10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他将课程设施、师资、教材等方面的问题总结为了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位教学理念,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对翻硕未来发展的期望。曾福龄(2017)通过分析台湾地区翻硕培养特点提出大陆地区应更注重人才的市场导向性以及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的比重应增加使其大于理论课所占比重。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国内学者们更多的将其与英语这个大学科方向的培养放在一起讨论。例如崔东琦(2017)提出的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普遍存在的目标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并提出英语+专业知识+人文素养的培养道路。本次研究将时代背景与翻译硕士建设相结合,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国外在翻译硕士方面也有不少的研究。Sanchez,M.T.(2017)提出翻译硕士的教育要将学生引入翻译职业的“现实世界”,因此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职业译者的帮助并辅以翻译评价机制的进步才能培养出更高水平的译者。同时该学者还提出了译者应掌握出声翻译(think aloud protocol)这一方法以提高翻译水平。引入职业译者的部分该学者与Smith,M.(2007)的观点是一致的,她们都认为职业译者的引入对于翻译硕士的学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翻译评价机制的部分Sanchez,M.T.与Anne,D.(2011)的意见类似,Anne认为总结性的翻译评价对于学生从校园走向工作岗位是十分重要的一步。Bassnett,S.(2007)则从文化与翻译的关系角度提出翻译学习过程中文化学习的重要意义,她认为不理解文化是无法翻译好的。

2、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

课题任务:

1)设计封闭式问卷,答案为5级制,问卷从该校翻译硕士课程设置、基础设施、学生看法以及学生就业去向判断其效果。问卷主要发放给该校翻译硕士研二的在读生。

2)通过问卷反馈的信息提炼重点问题制作半结构化访谈,从翻译硕士研二在读生中随机选2-4人进行访谈,并在访谈过程中做录音记录。

3)综合分析问卷数据以及访谈记录探讨该校翻译硕士培养效果

重点研究内容:

而本文旨在采用质量研究+质性研究的方法探讨该校在翻译硕士学科方面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培养效果,其数据作为佐证以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上一篇:论《紫色》中的黑人女同性恋女性主义_开题报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推荐: TAG: 翻译 一带一路 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