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语”的幽默效果_开题报告
文档分类: 免费论文 编辑:英语论文网 上传时间:2018-09-18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反语,顾名思义,就是反着说话。把本来是好的话用坏的词语表达,坏的话用好的词语表达出来。百度百科上对反语的解释是这么说的,反语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

反语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近几十年,反语研究愈演愈烈。其最初研究角度是修辞学,之后涉及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语言学界提出了近十种理论,涉及语义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Grice的经典论Sperber和Wilson的提述回声论。国内早期研究主要是综述国外反语研究成果,代表学者有涂靖;近年来有又对反语的认知和对比研究,代表学者有杨庆云、姚俊。前人的研究成果颇丰,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研究所采用的语料大多是独立的、缺乏语境的单一句子。

反语分析使用反语通常是为了表达贬损、批评、赞扬或幽默。根据 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对话的顺利进行必须要遵循合作原则。反语明显违背了质准则,产生会话含义。听话人必须结合其知识与语境推理说话人想表达其的意思。但是合作原则并不能完全解释人们违反会话原则的行为。Lech的礼貌原则能更好解释为什么人们会牺牲话默语的真实性、准确性。王勇(2001)认为幽默言语是能产生幽默的言语。幽默言语使人发笑,反语也有同样的效果。反语与幽默言语有什么联系?反语和幽默言语是平行的两种语言现象,都产生会话含义并获得特殊的交际效果。人们对话语的理解遵循关联原则,听话人总是倾向于配合说话人说话。关联原则的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能够解释“不配合”的现象。本文将幽默作为反语的一种语用效果来研究,用合作原则将反语分类,用关联原则分析违背合作原则的反语制造的幽默效果。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语言顺应理论认为语言具有顺应性合作性和商讨性,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为顺应而选择语言的过程,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指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严格按照规劓作出,而是在灵活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的基碑上完成;顺应性是指语言使用者能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中作出灵活的选择,从而尽量满足交际的需要。要对语言现象作出语用描写和解释,必须从语境、语言结构、顺应的动态机制(dynamics)和语言选择的意识显突程度(salience)四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语用分析。顺应论的四个方面构成了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涵盖了语言选择的内容、方式和过程:第一、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因素。语言语境即上下文,包括篇内衔接篇际制约和线性序列(上下文的逻辑-语义关系)。第二、语言结构的顺应指从多方面对语言作出选择:选择语言、语码、语体,选择话语的构建成分选择不同类型的话语和语段以及选择话语的构建原则。第三、语言选择过程的动态机制涉及动态性与时间、语境和语言结构的关系。话语意义的生成要考虑语境、语言结构因素以及使用不同的语用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作出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适切的语言选择,表达出符合当时交际语境的意义。第四在言语交际中人们不仅有语境意识还通过社会心理对意识显突程度的不同反映,选择恰当的语言,作出恰当的顺应。社会心理是语言使用者选择语言、作出顺应和生成意义的依据 Verschueren(2000)认为,在选择语言、作出顺应的动态过程中交际者会根据灵活的语用原则,采用适当的语用策略来满足交际的需要。语用策略的范围从词语如指示语的使用、语法结构的选择,一直到超句语段的构建原则等。根据语言顺应理论,在言语交际中使用反语式幽默,给明说内容赋予完全相反的暗含意义,就是一个为顺应语境而不断选择语言结构的过程。为了营造幽默的语境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比如活跃气氛、融治关系、消除尷尬、摆脱困境、批评劝诫等.交际者会利用各种层面,比如语法结构层面、语段构建层面和语言逻辑层面的反语式幽默语用策略。

为了能更好的理解反语的幽默效果,我打算从顺应理论出发,从违背合作原则入手,从作用方面来介绍反语的幽默效果,幽默效果存在的意义和它是如何存在的,都是我要研究的东西。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文献检索法、分析归纳法

技术路线:到图书馆查阅目前国内外有关英语广告中语用预设研究的材料,结合所学的语用知识并利用互联网等搜索引擎获得论文所需的有关资料撰写该论文。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Kreuz R.J The use of verbal irony ;Cues and constraints [M] 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 1996.

[2]  Leech G. N .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 Longman group ltd.1983.

[3]  Palmer Herry. Taking Humour seriously [M].Routledge,1994.

[4]  Vers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 Sperber D.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Oxford: Blackwell.1986/1995.

[6]  王勇,由关联理论看幽默言语[J].外语教学2001(1)23-27.

[7]  杨庆云,认知参照点与反讽的识解[J].外语外语教学,2013(268)14-1.

[8]  陈春华,会话幽默的语用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1)21-24.

[9]  蒋澄生,廖定中,试析幽默的语用理据[J]外语教学2005(5)26-29.

[10]  涂靖,幽默的关联理论阐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5):92-94.

[11]艾临每天幽它一默 [M]南京:华龄出版神社2005 

[12] 何自然 陈新仁 当代语用学 [M]北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13] 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4] 林荔凡 反语语用策略与认知语境顺应性研究[M]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1]

[15] 马丽军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言语反讽[M]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

[16] 谭大容 笑话幽默与逻辑[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7] 赵泽宗 林正锐 姜全吉 逻辑学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模因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策略研究_开题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 TAG: 反语 幽默效果 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