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对《最蓝的眼睛》翻译分析_英语论文
文档分类: 英语论文 文档上传会员:平凡之路 上传时间:2022-07-14
文档价格: 1000金币立即充值 包含内容: 完整论文 文章下载流程
文章字数: 8768 字 (由Word统计) 文章格式: Doc.docx (Word) 本站文章可以通过查重吗?
文章简介: 加入收藏

摘要

从二十世纪开始,因劳动、资本的迁移衍生了大量的亚裔移民族群,他们在异质文化中不断产生文化身份认同的焦虑感,又在新环境中重新面临自我审视与自我重塑,在“脱离”与“融入”之间构建身份意识。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是香港移民的第二代,她的作品大多关注亚裔及少数族群如何融入美国社会,既有眷恋家乡的特征,也反映了亚裔族群在美国社会中的身份困境。《无声告白》是伍绮诗耗时六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以第三人称的视角,由亚裔女孩莉迪亚的死亡为引线,挖掘了离散家庭的身份危机与边缘化。本文通过研究斯图尔特·霍尔族裔离散理论中的“三个存在”,剖析《无声告白》中亚裔美籍主人公产生文化身份构建的动态过程。“非洲存在”强调母族历史对文化身份的建构,“欧洲存在”是离散族群融入主流社会但失败的尝试,“美洲存在”即“新世界存在”探讨了文化融合与重塑的过程。通过这一线索,文章揭示了文化身份“构建-困境与反思-重构”的过程及成因。最后本文将在文化与历史语境下,探讨文化身份构建过程与离散主人公悲剧的本质联系,为移民、难民、离散族群的身份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离散  文化身份建构  身份转变 身份焦虑 《无声告白》

Contents

Abstract i

摘  要 ii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3

2.1  Domestic Study on The Bluest Eye 3

2.1.1 Study on Writing Techniques 3

2.1.2 Study on Theme 4

2.2  International Study on The Bluest Eye 5

2.2.1 Study on Writing Techniques 5

2.2.2 Study on Theme 6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9

3.1  Homi Bhabha’s Third Space 9

3.2  Intranslatability and “Third Space” 10

3.3  The Choice Between Exclusion and Homogenization 11

Chapter Four  Third Space in Tseng’s Version 13

4.1  Analysis of the “Blue” image in Tseng’s version 13

4.1.1 Analysis of Blues 13

4.1.2 Analysis of Blue Eyes 16

4.1.3 Analysis of Blue Cornflowers 23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26

Bibliography 27

Acknowledgments 28

上一篇:从霍尔的离散族裔理论对《无声告白》中美国的亚裔文化身份建构分析_英语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推荐: TAG: 最蓝的眼睛 第三空间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