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功能翻译理论分析经典儿童文学《丛林之书》_开题报告
文档分类: 免费论文 编辑:英语论文网 上传时间:2019-04-24

German Functionalist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Jungle Book

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或设计方案比较、选型分析等)

《丛林之书》是英国小说家鲁德亚德•吉卜林的一部经典童话著作,讲述了以狼群中长大的印度少年莫格里为线索的一系列丛林动物故事,这部作品被誉为吉卜林创作的巅峰之作,已在全世界被译为数十种语言。在国内,译者文美惠的版本受到国内读者的普遍认同与好评,为本论文研究的译本版本。

自《丛林之书》走入读者视野以来,对小说的研究层出不穷,这些研究角度多样,有的从生态视阈深入探讨小说中的“丛林法则”,有的超越文本、研究小说中所反映的认同危机与东西方融合,还有的聚焦译本而非内容,从接受美学视阈入手、深入探讨儿童文学翻译。本文试图用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来分析译本,在目的论框架下考察、研究译本,这个角度目前还没有人进行研究。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翻译理论家倾向于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待翻译,例如尤金•A•奈达(Eugene Nida)以语言学、信息论和符号学为基础提出“动态对等”理论;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试着将翻译纳入语义学的研究当中;贝尔(Roger T. Bell)提出翻译理论研究需要求助于语言学,并根据心理语言学理论提出了翻译的心理模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出现了一派新的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打开了翻译学研究的新视角。功能派认为,在语言学的阐释下,翻译的内涵被大大限制了,翻译并不仅仅是文本从原语到目的语之间的转换,它更是跨文化交际的一部分。基于这种思想,功能派将翻译拓展为翻译行为,推翻了语言学派中译文与原文对等作为翻译第一标准的地位,将其仅视作特定情况下需依据翻译目的而采用的原则。并且,功能派也发展了自己的一系列翻译理论,其中之一、也是一个主要的理论为 汉斯•威密尔 (Hans Vermeer)提出的“目的论”。根据目的论,翻译首要遵循“目的法则”,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应决定整个翻译过程,这里的目的通常指译文的交际目的;除此以外,译者还需遵循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原则,译文要让接受者理解,也要保持与原文语际上的连贯一致。

本文认为,《丛林之书》的中译本非常适合用这一理论进行研究。作为一本面向7—14岁儿童的文学读物,它的受众特殊、需要满足的交际目的具有丰富的研究意义。一方面,译本需要具有教育性,能够为儿童展现出丰富的语言多样性、锻炼其阅读能力;另一方面,考虑儿童读者的语言能力和对内容的理解能力,译文还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并且需考虑的是,家长也是译本的受众、交际的对象,译本应同时满足这部分群体自身的阅读需求和对孩子的教育需求(有时家长会考虑对比译本的可朗读性),而在满足交际目的之余、译本在对原文本的忠诚度也应到保证。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对文美惠译本进行深入分析,考察译文本身、译文接受者、使用译文的环境、译文应具有的功能以及与原因有关的细节

2、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

课题任务:

1)仔细阅读文本,找出译本中体现目的论原则的段落

2)根据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与忠实性原则,分别对所取段落进行分析

2)总结目的论下译本的特征与意义

重点研究内容:

1. 目的性原则在译本中的体现

“目的”源于希腊语“skopos”,含义是目的、目标。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发起者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在《丛林之书》的翻译中,这种原则具体可落实为译本作为儿童文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上来。本文将从译者采用的词汇、结构、语义、语体等方面,分析译者的增减、删改与改编策略,以及译文呈现出的整体效果。

2. 连贯性原则在译本中的体现

连贯性法则指的是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本文将考察译本中的内容是否与中国儿童文化契合、是否符合中国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如叠词、拟声词的频繁使用),是否提供了注释,帮助儿童读者了解所指对象等等。

3. 忠实性原则在译本中的体现

忠实性原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存在语际连贯一致,即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研究译者面对丰富的动物种类名词与动物行为动词所采取的翻译方法。


上一篇:目的论视域下广告中隐喻的翻译_开题报告
下一篇:镜像理论视角下《别让我走》中凯西和汤米的主体建构差异_开题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 TAG: 儿童文学 功能翻译理论 丛林之书 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