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的论角度对《飘》的不同译本比较分析_英语论文
文档分类: 英语论文 文档上传会员:柚子 上传时间:2023-06-08
文档价格: 1000金币立即充值 包含内容: 完整论文 文章下载流程
文章字数: 7283 字 (由Word统计) 文章格式: Doc.docx (Word) 本站文章可以通过查重吗?
文章简介: 加入收藏

摘要 

在翻译过程中,难点往往是译文要受原语文化的影响,与科技翻译不同的是,文学作品的翻译更加注重译文是否符合目标语文化背景,是否能带给目标语读者美学体验。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如何抛弃原语文化影响,使其贴近读者文化,既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行文风格,又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是一直以来值得探讨的问题。

基于此,德国语言学家汉斯·弗米尔提出了目的论并且该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德国发展起来。目的论强调,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即翻译的预期接受者,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因此对于翻译有不同的期望。每一种翻译都指向特定的受众。译者应该为读者服务,翻译策略的选择也应该取决于目标语读者。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过程。这些观点对于我们客观而公正地评价译作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本文的研究语料来自小说《飘》的英文原版与其中文译本,《飘》是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畅销小说,1937年获得普利策奖,至今畅销不衰。在中国有十多个汉译本,关于其汉译的研究也很多。在此选择的中文译本一是傅东华所译,二是由范纯海和夏旻合译而成的。通过研究,作者将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分析傅东华对《飘》的翻译,包括他的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和影响因素。主要着眼点于分析其在目的论指导下使用的各种翻译策略,包括归化法,增译法,省译法等等。通过文本细读法,举出大量例证,同时将其与范纯海夏旻译本做对比,对傅东华的译本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对如何将目的论更科学、更系统地运用到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进行总结,从而让读者更好地阅读和品味名著中文字蕴含的深层含义。

关键词:《飘》、目的论、傅东华译本、范纯海夏旻译本

Contents

Abstract i

摘要 ii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2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4

2.1 Related studies on Chinese translation of Gone with the Wind 4

2.2 Related studies on Skopos Theory 5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7

3.1 Overview of the theory 7

3.2 Main principles of the theory 8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Strategy Analysis under Skopos theory 10

4.1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10

4.2 Addition 12

4.3 Omission 13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16

5.1 Major findings and suggestions 16

5.2 Limitations 17

References 18

Acknowledgements 20


上一篇:从目的论角度对《半生缘》中习语的翻译分析_英语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推荐: TAG: 目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