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料库角度对英语表量结构“a+N1+of+N2”的认知隐喻功能分析_英语论文
文档分类: 英语论文 文档上传会员:Viridis 上传时间:2023-06-30
文档价格: 1000金币立即充值 包含内容: 完整论文 文章下载流程
文章字数: 12797 字 (由Word统计) 文章格式: Doc.docx (Word) 本站文章可以通过查重吗?
文章简介: 加入收藏

摘要 

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从根本上来说都是隐喻性的。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规律,几乎可以解释一切语言现象,而作为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喻功能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隐藏和强调。在以往关于隐喻功能的研究中,很少有学者成体系地专门探究隐喻功能,或者聚焦某个典型的英语表达结构来研究其中蕴含的隐喻功能。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采用认知隐喻理论和布莱克提出的隐喻“互动论”,研究英语表量结构“a+N1+of+N2”的隐喻功能。本文采取语料库的研究方法,选用BNC语料库作为研究来源以提高本文的客观性,并从中选取100个包含“a+N1+of+N2”结构的语料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回答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英语表量结构“a+N1+of+N2”有多少种隐喻功能类别?2)“a+N1+of+N2”中的隐喻功能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本研究取得如下发现。

第一,表量结构“a+N1+of+N2”中共有四类隐喻功能:隐藏含义、一物多量、凸显语义、言外之意。本研究首先确定隐喻功能的两大类别:隐藏和强调。然后根据这两大类别进一步划分出上述的四大分类,再用公式{a [n*] of [n*]}从BNC语料库中提取出100个含有“a+N1+of+N2”结构的语例,在排除一些不符合表量名词的“假”例子后,将剩余的语例具体判断划分至四个功能类别,进行统计比较。本研究认为死隐喻同样是隐喻,死隐喻并不是隐喻的真正死亡,而是作为规约式的表达一直存在于人们的认知中,只不过因为频繁使用而不被察觉。本文在分析隐喻功能的形成时,又进行了一些更深层次的细分,把隐藏含义类别划分为:N1具有的隐藏含义、隐藏原意以及隐藏延伸含义。传递言外之意也有两种情形:“a+N1+of+N2”原意的扩展,以及结合语境得到的扩展。

第二,“a+N1+of+N2”结构中的隐喻功能实质上是由“互动论”作用产生的。由于莱考夫的隐喻“映射论”存在单向性等一些局限,而布莱克的“互动论”更加适合研究英语表量结构两个平行主词“N1”和“N2”间的隐喻形成,因此本文采取了布莱克的“互动论”作为分析隐喻功能的支撑理论。经过“互动论”的分析,N1作为次要主词,N2作为基本主词,含义分别投射到对方身上,两者发生认知上的相互作用而形成隐喻。它们之间的互动会受到N1、N2含义或者语境的影响,进而形成不同的隐喻功能。

第三,同一“a+N1+of+N2”结构可能同时具有不同的隐喻功能。由于“a+N1+of+N2”本身是作为表量名词存在,所以大部分“a+N1+of+N2”结构都具有表达数量的作用,也即大部分英语表量结构都有一物多量的隐喻功能。而很多情况下表达数量的隐喻都是死隐喻,隐喻性没有其他类别那么显著,因此一物多量的隐喻功能较为微弱,通常会被其他三类隐喻功能覆盖掉,从而一个英语表量结构可能会同时具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隐喻功能。此外,由于延伸的言外之意往往同时被“a+N1+of+N2”的原意掩盖,所以几乎所有具有传递言外之意功能的例子具有隐藏含义的隐喻功能。

最后,不同隐喻功能的隐喻性强弱有所不同。大部分死隐喻的表量名词都属于隐藏含义和一物多量这两个隐喻功能类别,而死隐喻的隐喻性相较于其他隐喻十分微弱,因此这两个隐喻功能类别的隐喻性相对来说就要弱于凸显语义和传递言外之意。语料分析结果显示,含有隐藏含义和一物多量功能的语料占比高达86%,而凸显语义和传递言外之意这两种隐喻功能类别的语料只占25%。因此可以说英语中具有强隐喻性的表量结构并不是十分普遍。

本研究只是隐喻功能研究的一个环节,希望研究结果对将来更加系统的隐喻研究提供参考,也希望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英语表量结构的隐喻功能。

关键词:认知隐喻、英语表量结构、隐喻功能

Contents

Abstract i

摘要 ii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2

1.3 Layout of the Thesis 3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4

2.1 Defining Key Terms 4

2.2 Related Studies 5

2.3 Analytical Framework 6

Chapter 3 Types of Metaphorical Function in “a+N1+of+N2” 11

3.1 Methods Briefing 11

3.2 Classifications 11

Chapter 4 Interaction-based Analysis 16

4.1 Hiding Meanings 16

4.2 Expressing Physical Quantity 20

4.3 Enhancing Expressions 21

4.4 Extending Implications 23

4.5 The Strength of Metaphoricity 26

4.6 Summary 27

Chapter 5 Conclusion 29

5.1 Major Findings 29

5.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31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31

References 34

Acknowledgements 36

Appendix 37


上一篇:从隐喻与转喻角度对手的义项分析_英语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推荐: TAG: 语料库 表量结构